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7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2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4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68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为提高带鱼骨的利用率,以带鱼骨为原料,将其制备成多孔羟基磷酸钙,以期增加带鱼骨的附加值。带鱼鱼骨经过脱肉处理、粉碎后进行高温煅烧,分别对过筛目数、温度、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比表面积测试,确定多孔羟基磷酸钙的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等一系列表征,最后探讨了该多孔羟基磷酸钙对柴油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带鱼骨的多孔羟基磷酸钙制备的最佳工艺为:煅烧温度800 ℃,时间为4 h,过500目筛。所制得的羟基磷酸钙孔穴疏松细密、比表面积增大,达到463.63 m2·g-1,平均孔径分布为1.1~9.5 nm,属于介孔材料,其结构主要为六方晶系结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该多孔羟基磷酸钙对柴油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量为69.93 mg·g-1,初始吸附速率38.656 mg·(g·min-1)-1。  相似文献   
32.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结构、应用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容积效能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在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本文阐述了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和水力特性,其结构相当于两个升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串联,并具有内循环结构,水力特性包括升流速度和系统压降两个重要参数;概述了IC反应器的启动,其启动周期一般为3~6个月,增加污泥浓度可实现快速启动;介绍了IC反应器的底物抑制特性,其表现出一定氨氮耐受性;综述了该反应器的工程应用,论述了其在畜禽类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潜力,并提出了IC反应器结构与工艺的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33.
探讨了酸浸-水解法分离提取丙烯腈废催化剂中铋、镍的工艺条件, 采用先酸浸后水解的方法, 利用硝酸铋的水解特性实现酸浸液中铋、镍的分离。研究结果表明, 在温度80 ℃、反应时间1.5 h、酸浓度3 mol/L、液固比5的最优酸浸条件下, 铋、镍浸出率分别为97.49%和81.81%; 在温度80 ℃、水解时间60 min、液液比8的最优水解条件下, 水解沉淀中铋提取率为89.57%, 水解液中镍提取率为94.86%; 铋、镍的总回收率均可达75%以上。水解沉淀的Bi/Ni值从原料的0.297增大到136.76, 水解液的Ni/Bi值从原料的3.37降低到0.007, 有效实现了铋与镍的分离。  相似文献   
34.
超声波提取红海榄果实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红海榄果实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的最佳条件是:在超声波功率为500 W条件下,乙醇浓度为80%,按料液比1:15比例的乙醇浸泡30 min后,在温度60℃下超声提取20 min,其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迭8.7%,而传统回流提取法提取率为6.0%,超声波提取黄酮优于传统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5.
涤纶碱减量废水的水解酸化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涤纶碱减量废水是污染重、处理难度大的新型纺织印染废水。采用安装固定填料、污泥不回流的水解酸化工艺对碱减量废水进行预处理,以增大其可生化性,提高后续工艺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碱减量废水的可生化性,当HRT为20.2h时,废水的B/C由预处理前的0.37上升到0.67;当HRT为13.5h时,废水的挥发性脂肪酸(VFA)达到最大值1.23mmol.L6^-1;TA在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的降解率较低(小于5%),反应器COD总去除率小于10%;反应器进水容积负荷(UV)和去除容积负荷(Ur)没有表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随Uv的提高,水解酸化池Ur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36.
观察新型五孔PVDF共混改性纤维膜SEM形貌特征,测量改性膜的接触角和临界通量,1#(PVDF/PMMA/TPU)、2#(PVDF/PMMA/PVC)共混改性膜分别在次临界和超临界通量下进行过滤实验.结果表明:PVDF共混改性膜具有优良的微观结构,且1#共混膜性能较好;1#共混膜的接触角比2#共混膜小;1#、2#共混膜的临界通量分别为10和14L/(m2.h);1#共混膜比2#共混膜抗污染性能好;次临界通量下共混膜的运行比超临界通量下的稳定.两种共混膜分别在次临界通量下采用单独超滤和混凝+超滤工艺处理某市地表水,得出混凝+超滤工艺处理效果较好,且1#共混膜比2#共混膜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37.
荷尘状态单纤维过滤压降数值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辉  付海明  亢燕铭 《化工学报》2012,63(12):3927-3936
采用Monte Carlo法和Kuwabara单元模型,模拟了单纤维表面粉尘树枝结构的生长过程。在此基础上,考虑邻近粒子对粉尘树枝中单粒子阻力的影响,给出了荷尘状态单纤维过滤压降模拟模型。结果指出,对所有过滤情形,荷尘单纤维过滤压降随沉积量变化呈现两个阶段性特征;过滤风速、粒子大小和粉尘树枝形态结构对荷尘单纤维过滤压降影响显著;而纤维直径对荷尘单纤维过滤压降影响不明显。在获得单纤维过滤压降随沉积量变化关系后,求解了粒子在模型过滤器中的质量分布,建立了荷尘纤维过滤器过滤压降预测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过滤风速在0.01~0.3 m·s-1范围内时,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可适用于荷尘纤维过滤器的压降预测。  相似文献   
38.
以难选冶金精矿为原料, 三相流化床中硝酸氧化金精矿反应过程中铁的转化率为实验指标, 考察了气速、硝酸浓度、温度和粒径等因素对铁转化率的影响, 研究了三相流化床中硝酸氧化金精矿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 在三相流化床中, 铁的转化率受气速、硝酸浓度、温度和粒径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气速、硝酸浓度及反应温度的增加, 转化率均有所提高, 而随着金精矿粒径的增加, 转化率降低。三相流化床中硝酸氧化难选冶金精矿符合颗粒缩小的缩核模型, 反应活化能为43.2 kJ/mol, 属于化学控制。  相似文献   
39.
印染废水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常用生物法来治理,筛选高效降解染料的微生物是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关键。本文利用梯度浓度压力驯化法,从印染废水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筛选出对染料活性黑5具有良好脱色性能的混合菌群DDMY1。利用该菌群在兼氧条件下对活性黑5进行脱色研究,首先采用拍照方式记录其反复脱色、复色的直观效果,其次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其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脱色液吸光值情况,最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检测方法分析脱色、复色过程中产物情况。结果表明,混合菌群DDMY1对活性黑5的脱色性能显著,24h脱色率能达到97.4%。同时,发现活性黑5的兼氧生物脱色反应可有效反复脱色、复色达17次之多,根据分析测试的结果,初步推测该现象可能是由活性黑5降解产物中的苯胺类物质或萘醌类物质造成的。  相似文献   
40.
螺旋对称流厌氧反应器(SSSAB)的最高有机负荷能在中温条件下(35℃)可达361.5kgCOD/(m3·d),然而在常温条件下(10~30℃)其运行性能及污泥特征尚不明确,需进一步探究。以分段组合式厌氧反应器(TCAB)和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为参比,在常温下,以相同的操作条件研究了SSSAB的运行性能和污泥特征。实验结果表明:SSSAB的COD平均去除率(88%)高于TCAB和UASB(80%和78%),SSSAB的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为5.4d-1,高于TCAB的3.6d-1和UASB的2.2d-1。SSSAB内颗粒污泥宏观上相比于TCAB及UASB轮廓清晰、黑亮密实,且SSSAB颗粒污泥表面微观上较为粗糙,存在许多孔道。SSSAB颗粒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总量高于TCAB及UASB,为底物的质量传递创造了条件,SSSAB颗粒污泥EPS的蛋白质(PN)/多糖(PS)较低,更有利于维持高污泥强度和优良的沉降性能。相比于UASB,SSSAB厌氧颗粒污泥凝聚性的分布更优,且其凝聚性波动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